巴基斯坦对接中国(义乌)市场恳谈会:中巴友谊国际商品城向世界义乌招手
前不久的一天上午,来自巴基斯坦的23名外商和来自印度的26名外商走进义乌国际商贸城,开展线下逛市场活动。义乌从7月30日开始,巴基斯坦包机到义乌,到8月28日为止,第一批三架外国包机已完成433名外商人员到义乌。
这种包机的形式既打开了外商来义乌的新通道,给义乌市场带来了一些新的客户和新的订单,有效提振义乌市场的信心。同时,也感受到义乌小商品市场对巴基斯坦的吸引力。
以建设中的中巴友谊国际商品城(一期)为着重点的“巴基斯坦对接中国(义乌)市场恳谈会”,9月1日下午,在义乌市市场发展研究中心举行。
义乌市市场发展研究中心、金华市科普作家协会、义乌市纺织品行业协会、义乌市库存品行业协会联合举办这次恳谈会。
巴基斯坦地处南亚,南濒阿拉伯海,东、北、西三面分别与印度、中国、阿富汗和伊朗接壤,是联系南亚、中亚、西亚(中东)的交通枢纽和贸易、能源走廊。巴国内市场可辐射到中东、中亚、南亚等地区,贸易空间十分广阔。
巴基斯坦国内市场潜力巨大。巴基斯坦总人口约 2.5 亿,其中20 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 55%,人口结构年轻,劳动力充足,劳动人口规模约6550 万人。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,巴 1.29 亿城市消费者构成了其国内消费主 力,市场规模巨大。
中国已连续六年成为巴基斯坦最大贸易伙伴,是巴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和第二大出口目的国,连续七年稳居巴基斯坦外国直接投资最大来源国,巴基斯坦还是中国重要海外工程承包市场之一。
中国是巴基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,并在 2015/16 财年首次成为其第一大进口来源地,同时还是其第二大出口目的地。据中国海关统计,2020 年中巴双边贸易额为 174.9 亿美元,同比下降 2.7%。其中,中国出口额为 153.67 亿美元,同比下降 4.9%;中国进口额为 21.23 亿美元,同比增长 17.5%;贸易顺差 132.44亿美元。
据介绍,中巴友谊国际商品城(一期)项目旨在打造现代化的商品交易市场,从市场规模、建筑格局、业态布局、商户质量及市场配套等各方面入手进行市场建设,最终成为巴基斯坦核心区商品市场,中、巴经济合作的样板项目。
商品城形成现代化市场经营建筑结构,安防系统、商户电子广告系统, IC 标识系统,区域业态色块系统,配套仓储中心、物流中心等设施,以多业态商品实体经营,结合市场电子商务平台批发、零售,形成10万平米巴基斯坦核心区商品批发采购中心。
义乌市决咨委委员、市人大财经委特邀委员王建明先生介绍义乌市场发展情况及经验:
义乌市场如今呈现八个特征:市场不断迭代升级,贸易空间基本形成;贸易主体加速集聚,商品种类丰富繁多;外贸规模领先全国,出口覆盖全球各地;物流支撑不断强化,口岸开放助力发展;展会市场联动发展,展会不断提档升级;贸易金融体系完善,形成特色结算模式;国贸改革不断深化,营商环境持续优化。
义乌小商品市场1982年开放,今年刚好40周年,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,目前主要围绕“世界小商品之都”的目标,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,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等国家战略叠加效应,迭代放大市场优势,建设万亿小商品贸易枢纽。
参加恳谈会主要嘉宾及团队还有中共义乌市市委统战部原部长、义乌商城集团原党委书记王雪虹女士,市场建设规划设计专家杨其平先生,义乌市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黄庆平先生,义乌市库存商品行业协会团队等。